您好,欢迎您访问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红色沂蒙 > 沂蒙精神 >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培训一部:

培训二部:

培训三部:

培训四部:

后  勤 部:

网络宣传:

邮箱:

地址:

沂蒙精神
第一面红旗
时间:2017-12-01 12:21 来源: 作者: 点击:

    1927年秋,毛泽东作了一首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诗《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共产党自己的红色旗帜,旗号:镰刀斧头。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的第一面红旗,旗面是红色棉布制作,正中间画有一五角星,五角星上绘有象征工农大众的镰刀和锤子,旗套是白色或灰色棉布缝制,上面写有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的正楷墨色字体。旗帜的具体含义是: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镰刀和锤子代表广大受压迫的工农大众,红色的旗面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民众打出一片红色光明的新世界。
    1927年上半年以来,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潮涌向进的时候,以蒋介石、汪精卫等为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勾结起来,断然背叛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新三民主义,大肆排挤、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工农革命群众。同时,由于受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右倾路线的影响,短时内使全国的共产党员由五万七千多人陡降至一万人左右。
    7月12日,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对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并成立了五人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右倾路线得到扼止。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准备在秋收时期号召广大农民举行暴动。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在汪精卫的拉拢下,逐渐显露其反动面目。公开要求叶挺、贺龙为首的共产党cp分子脱离部队或脱离共产党。为了挽救党所掌握的仅存的一点武装部队,7月19日,李立三等在九江召开紧急会议,建议中央“抛弃依张回广之政策,而决定一独立的军事行动,逼迫张与我们一致。”①
    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当权派的第一枪,掀开了湘、鄂、粤、赣四省秋收暴动的序幕。但这次起义也是深刻的教训,周恩来说:…….它用国民党左派政府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中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②1927年10月后,贺龙同志也转移到了上海,他名声很大,是个“危险人物”。李维汉在代表中央与他进行谈话时,他认为南昌起义有两个错误:一是用了国民党的旗帜,二是未没收土地。③聂荣臻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南昌起义部队仍然用了旧的番号。④从以上几位直接领导南昌起义的前委评述中,可以看出南昌起义部队当时打出的是国民党的旗帜。针对旗帜问题,当时参加起义的官兵也有提出异议的,在署名羊角的老革命的回忆中写道:…….在革命委员会成立,对于新的军队编制的命令发布后,我们第二营营长王鸣珂特别来找着团党代表白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国民党已经整个地背叛了革命,正式全面的反共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打起青天白日旗?为什么还要用国民党这个臭名义?为什么还要用旧有的番号?⑤当时国民党发表的报刊也称:……其伪军番号,仍沿用了武汉方面所定的第二方面军名义⑥。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同新省委一起领导发动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讨论起义的旗帜问题时,1927年8月20日,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写道:……因国际这个新训令,影响到我对国民党的意见,即在工农兵苏维埃时候,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与蒋、唐、冯、阎等军阀所打的国民党旗子想对。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一点我在鄂时还不太觉得,到湖南来这几天,看见唐生智的省党部是那样,而人民对之则是这样,便可断定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则必会再失败。从前我们没有积极的取得国民党领导权,而让汪、蒋、唐等领导去,现在即应把这面旗子让给他们的,这已经完全是一面黑旗。我们则应立刻坚决树起红旗。至于小资产阶级,让他完全在红旗领导之下,客观上也必定完全在红旗领导之下。据考证,这信是当时毛泽东以省委的名义向中央写出的一封提议信。1943年11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周恩来讲到1927年11月扩大会议时,毛泽东马上插话说:“我在长沙发了一封信向中央提议,国民党的旗帜不要了,要共产党;不要国民革命军,要工农革命军;不要国民党政府,要工农革命委员会。”由此足以证明,1927年8月20日的信确系毛泽东所写。可以看出,对于当时秋收起义不要打国民党旗帜而要打共产党的旗帜的问题,最初是毛泽东提出的,是他从武汉回到长沙后,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才慎重写信向中央提议。但当时的中共中央在收到毛泽东的来信后,于8月23日即寄去复函:认为现在就抛开国民党的旗帜还为时过早.……此时我们仍然要以国民党名义来赞助农工的民主政权,但是照以前那样工农赞助国民党.到了第三阶段才是国民党消灭,苏维埃实现的时候。你们以为目前中国革命已到第三阶段,可以抛去国民党的旗帜,……这是不对的。⑦正如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中说的,湖南秋收起义的纲领没有得到中央批准⑧。可以看出,当时中共中央对于湖南的秋收起义要抛弃国民党旗帜,而打共产党的旗帜是非常不支持,并强调湖南省委一定要按中共中央的决议执行,并说国际电令也是如此的。⑨
    湘赣边界是秋收起义打出红色旗帜,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湖南新省委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提出后,迅速得到了大家的同意。1927年10月8日,时任湖南新省委书记的彭公达在武汉写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他所列出的“省委委员中几个不同意见”中并未说及起义就打出旗帜问题有何争议。倒是在列出的“省委和中央不同意”中,就着重提到国民党招牌问题。在甲(三)中就明确提出,湖南对于此次暴动,是主张用国民党名义来号召,国民党不过站共产党后而摇旗呐喊,将来听其自消。⑩1985年罗章龙在所写的回忆中写道:……关于秋收起义,省委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以国民党名义举行,也不借重邓演达,陈仁友等国民党左派,会上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以共产党名义领导起义。11
    1927年9月9日,在湖南省委的领导下,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三个团分别高举鲜艳的红旗向着占据长沙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当时由于一、三团接到起义通知比较晚,不得不赶制军旗。时任一师特务连连长的谭希林在《秋收二、三事》中记到:……中秋节前几天,宣布秋收暴动,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红旗。每个人都发了有镰刀斧头和枪的红袖章,没有来得及发袖章的,发了红领带代替。据当时任师部参谋处长陈树华回忆:……我记得为了制作工农革命军五角星、斧头、镰刀军旗,真是左画也画不好,右画也画不好,左拼右拼凑合而成12。在时任师部军需处长范树德的回忆《秋收起义前后》中记到:……在一天下午三、四点钟到达了浏阳县属之文家市,我住在一家商店里,因为军旗不够用,在那柜台上,把红布铺开,叫善写正楷字的会计杨立三写字,红旗上的番号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有镰刀、铁锤、五角星。从以上参加过秋收暴动人员的回忆可以看出,当时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照湖南省委的要求,确实打出了共产党自己的红旗。1943年4月于海天出版社发表的一署名铁心的文章《毛泽东落井冈山—从警卫员到工农革命军》也从另一个角度对起义打出红旗作了映证:……要修水、铜鼓方面的武力,由平、浏入省城。所以我们的余师长,一面催制军服,一面赶制工农革命军红旗,中镶一五角星,星上饰镰刀斧头。从中可知,当时一团的军旗是赶制出来的。同时也可设想是:一团在暴动前就已接到打出红旗的通知。
    1927年9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湖南省委集体的决策下,突破了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束缚,彻底地摒弃了国民党的旗帜,避免了走南昌起义同样道路。第一次高高的打出了第一面真正意义上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旗帜,切实将广大工农民众召集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革命斗争直至胜利,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次质的飞跃。可以说在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打出的旗帜都是由第一面红旗发展而来。从一定意义上看:第一面红旗象征党旗一直沿用到了1942年,象征军旗一直沿用到了1949年。曾记否,数辈英雄忠烈,在她的召引中冲向前敌阵,将她插上城头;曾记否,数代豪杰志士,在她鲜红的光耀中宣誓入党,成为国家栋梁。
她在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将永远彪炳史册。
 
注释:
1、李立三:《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1927年10月),
2、周恩来传
3、〈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 李维汉
4、〈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聂荣臻
5、〈从武汉到南昌〉 羊角回忆
6、《关于“八一”南昌起义经过史稿》(1927年8月)军事方面。(选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P1-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版)
7、《中共中央复湖南省委函 》  1927年8月23日
8、《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
9、《中共中央复湖南省委函 》  1927年8月23日
10、〈关于湖南秋收暴动经过的报告 〉 彭公达  1927年10月8日
11、《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的回忆》  罗章龙
12、《秋收起义的片断回忆》  陈树华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