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红色沂蒙 > 沂蒙精神 >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培训一部:0539—8025001

培训二部:0539—8025001

培训三部:0539—8025001

培训四部:0539—8025001

后  勤 部:0539—8025001

网络宣传:0539—8025001

邮箱: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文化中心14楼

沂蒙精神
“士兵委员会”的重大作用
时间:2017-12-01 12:21 来源: 作者: 点击:

        士兵委员会,是井冈山根据地初创时期加强军队建设的一项创造,是红军民主主义制度化的具体运作形式。士兵委员会,是1927年9月底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前委在“三湾改编”时确立的,在长达一年多的艰苦r  岁月里,起了重大的作用。
        1、“士委会”的性质与地位
        对此,杨开明在其当年的报告中是这样评述的:
        红军中的士兵委员会,成立有一年的光景,士兵是军中的……它参加了军事管理,不过是在军事长官和党代表的指导之下的,而不是本行的机关。士委会而军中才有民众,官长有不是处,他们可以开会说话反对甚至处罚之(士委会官长也参加在内),有了士委会可以解决军中许多的麻烦问题,如经济公开(军中的经济由士兵委员会组织经济委员会管理之),可以知道官长士兵同等待遇,没有什么差别。管理上士委会可以负相当之责。有了士委会兵士都有工作的,如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组织群众,由士委会督促自动地去干,比设政治部由政治部去督促的要强得多,士委会是由兵士选出代表由代表会议产生出之代表士兵利益的政治组织。
        2.“士委会”的组织与任务
        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对此论述颇为详细:
        四军士兵的组织,在军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官兵同时为(即参加)士兵委员会,全连士兵选择5人至7人或9人为连士委执委,推主席1人;以全营人数按每5人举1人代表组成全营士兵代表会,推举11人至13人组织营士执委,推举1人为主席;按全团人数每10人举代表1人组织全团代表会,推举17人至19人组织团士委会,推举1人为主席;全军按30人或50人举1人代表组织全军代表会,选举19人至21人或23人组织军士执委,选1人为主席;军士执委选5人至7人为常委,团举5人至7人为常委,  营举3人或5人为常委,连无常委机关,军团常委均设机关于政治部内日常办公,营常委不设机关。
        1928年4月下旬井冈山会师后,陈毅曾被推举担任红四军的军级士兵委员会主任。
        各级士兵委员会的任务是:“(1)参加军队管理;(2)维持红军纪律;(3)监督军队的经济;(4)作群众运动;(5)作士兵政治教育。”
        3.“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
        “士委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或处理,士委开会须由党代表参加,等于一个政治顾问的性质,在非常时期党代表可以解散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可见,士委会在组织上是完全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 1928年的“八月失败”,就是7月间个别士委会脱离党的领导,私下开会决定前往湘南导致的。所以对这次失败,士委会是有一定责任的。
        由于士委会参与军队管理,代表士兵利益,因之在军中享有一定权力。在当时不少军队干部来自旧军队,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的情况下,士委会曾与之作斗争,维护了士兵权益,起了很好的作用。加之直接参与军队经济管理,使之经济公开,从而让广大的士兵都感觉到红四军与旧军队不同,虽然“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之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这种“民主主义”的实行,主要是通过士委会表现出来的。
        士委会的设置与健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区别红军与白军的重要标志。它对推广军内民主、反对军阀主义、克服官僚主义、密切党与士兵的关系,对瓦解敌军、粉碎敌人军事和经济的“会剿”,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因之,毛泽东评述道:“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