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培训一部:0539—8025001

培训二部:0539—8025001

培训三部:0539—8025001

培训四部:0539—8025001

后  勤 部:0539—8025001

网络宣传:0539—8025001

邮箱: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文化中心14楼

新闻中心
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
时间:2018-01-20 09:31 来源:未知 作者:井冈山青年干部学院 点击:

  雷锋,一个让人想起便如沐春风的名字;雷锋,一柄50年来照亮中国人精神殿堂的火炬。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媒体、互联网上关于学雷锋的话题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说明,光阴流逝,雷锋形象魅力依旧;时代变迁,雷锋精神价值愈显。
  
  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从来不乏好人和善举,为何雷锋形象能够常驻人们心间?
  
  做好事不留名是雷锋精神最突出的标志。休息日参加义务劳动、风雨夜护送大嫂孩子回家、给丢失钱物的群众默默送上车票……这些看似琐碎的“身边”事,在雷锋看来都是“应该做的”。正是“身边”琐碎好事的日积月累,才体现了雷锋精神的崇高伟大。
  
  从身边小事做起,平凡之中见伟大,不仅使人们感受到了“好人好事”对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力量,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人人都可企及的道德高度。
  
  当代中国涌现过无数先进模范人物,为何雷锋精神能够始终为人们追求和呼唤?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段被引述了无数次的雷锋名言,透彻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
  
  毋庸讳言,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和思想多样,会带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某种疏离;遭遇困境而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一些个案,更引发了新的“道德困惑”。然而,只要人们不带偏见地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爱心与善举从未在我们身边消失。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张华、朱伯儒,到当代雷锋郭明义和以“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代表的“感动中国”系列人物,无数后来者续写着雷锋精神,更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无论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生死大救援,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的默默奉献,无不闪现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光华,证明着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
  
  追寻雷锋足迹,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必将在收获更多人生启迪的同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