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红色沂蒙 > 红色传人 >
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培训一部:

培训二部:

培训三部:

培训四部:

后  勤 部:

网络宣传:

邮箱:

地址:

红色传人
为革命做“长工”的何长工
时间:2017-12-01 14:49 来源: 作者: 点击:

        何长工,原名何坤,1900年12月8日生在湖南省华容县大乘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13年,何长工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容等四县联办的岳阳第三联合中学。1916年,何长工进人了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现湖南大学)机械系学习。1918年,从甲种工业学校毕业,何长工进人毛泽东等人筹办的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法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何长工参加了火烧曹汝霖公馆、宣传抵制日货等学生运动。
        1919年5月,何长工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周恩来等人在欧洲组织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总支部,何长工是旅欧总支部中最早的党员之一。1923年初,何长工进人比利时劳动大学学习。年终,经旅欧支部安排,途经法国返回祖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925年冬,何长工在华容秘密组织农民团。1926年7月,北伐军进入湖南,何长工公开带领农民团配合农会开展打击土豪劣绅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何长工与蔡协民等人专程到武昌找到毛泽东。因形势所迫和工作需要,在安排他们去处时不得不改名。毛泽东说:“何坤一九一八年在长辛店做过工,就叫何长工吧!为民众扛一辈子长工。”就这样,“何长工”就成了他后来的姓名。在毛泽东安排下,何长工来到卢德铭任团长的武汉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南昌起义后,警卫团脱离国民党,转战湘鄂赣边界。当时,何长工被调到团部任参谋。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湖南组织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其中设计军旗就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这个重任当时就落到了何长工等人身上。几经反复,何长工等人终于设计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镰刀”、“斧头”交叉在五角星中的鲜红军旗。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引兵井冈山。9月29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何长工任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卫生队党代表。10月,工农革命军安家井冈山后,何长工被毛泽东派去寻找湖南省委和南昌起义部队。10月下旬,几经周折,何长工终于找到了湖南省委,向省委负责人详细汇报了秋收起义和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的情况。12月下旬,何长工在广东韶关找到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为朱毛两军会师井冈山进行了联络和沟通。
        1928年1月,返回井冈山的何长工很快被毛泽东委以重任,派往王佐部队,对这支带有绿林习气的农民武装进行改造。
何长工首先同王佑交朋友,推心置腹地交谈,不断赢得王佐信任和尊敬。最使王佐信服的是,在何长工策划指挥下,帮助王佐消灭了夙敌、井冈山地区反动民团总指挥尹道一。2月,经过何长工等人引导、训练和改造,王佐部政治素质和军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与袁文才部一起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与王佐分别任正、副团长,何长工为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时,该部编为第三十二团。从此,袁文才、王佐两支队伍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在井冈山斗争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根据毛泽东指示,何长工率领第二团前往湖南迎接、策应湘南暴动部队撤向井冈山。5月4日,朱毛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何长工任第二十八团党代表。11月14日,中共红四军“六大”会议后,何长工又率领毕占云、张威部前往莲花县黄陂接应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上山,实现了红四军和红五军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井冈山斗争时期,何长工参与指挥了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下山,何长工被任命为宁冈县委书记,积极协助彭德怀做好迎敌的各种准备。黄洋界等哨口相继失陷后,为保存实力,彭德怀率红五军突围。何长工率王佐的部队仍坚持在井冈山与强敌作殊死斗争。一次战斗中,何长工与一个白军扭打在一起,从悬崖上摔到山沟,摔断了一条腿。3至4月间,蒋桂战争爆发,攻占井冈山的国民党部队纷纷撤离。何长工趁势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恢复根据地工作,大力协助返回井冈山的红五军收复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月,何长工与李灿率红五军第五纵队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鄂东南地区挺进。
        在鄂东南,何长工充分利用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不断动员发动群众,发展壮大武装力量,鄂东南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第五纵队也由原来的一千来人发展到六千余人。1930年4月,第五纵队升编为红八军,何长工任军长。5月,红八军与红五军组成红三军团,攻克长沙。7月30日,正当红军欢庆攻克长沙胜利之际,恼羞成怒的反动派抓住何长工的亲人,将他妻子孟淑雅和两个未成年儿子残酷杀害,一同遇害的还有40多位亲人。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何长工受毛泽东委托,在瑞金创办红色干部的摇篮——工农红军学校。学校开始叫总队,何长工任总队长兼政委。12月14日,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下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三个军。1932年2月,为加强对起义军改造,何长工调任第十三军政委。是年秋,何长工重返红军学校,先后任学员军事团政委、红军学校副校长和代理校长等职。1933年10月,组建红军大学,何长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位大学校长兼政委。1934年2月,调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率部参加长征。12月18日,黎平政治局会议后任军委纵队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1935年3月,任红九军团政委、党委书记。9月,调任红四方面军粮食总局局长。
        1937年8月,何长工从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期)毕业—后留校任队长。12月8日,毛泽东电令何长工任两延(延长、延川)司令。1938年12月,成立抗大第一、第二分校,何长工任第一分校校长。1939年7月,何长工奉命率第一分校师生迁到太行山地区,带领学员勇敢积极投入抗日战争,开展群众性游击战。1940年2月,抗大总校从延安迁人太行山区,何长工被任命为抗大总校教育长,后任副校长。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评价:  “红军大学有许多独特无二的地方”,“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1946年2月,东北军政大学在通化成立,何长工任副校长、代理校长兼教育长,同时兼任通化军区司令员。4月底,东北军政大学迁至长春,后迁至北安。在办好东北军政大学的同时,何长工还创办了炮兵、航空、工兵、坦克四所军事院校,培养了大批各军兵种专业人才。
        1947年9月,东北局成立军工部,何长工出任部长,不久又兼任军械部长。何长工全力以赴发展壮大军事工业,到1948年7月形成了一支20735人的强大军工队伍。何长工提出“从质量中求数量”的方针,广泛寻找原料,组织技术攻关,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使军工生产飞跃发展,有勺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何长工出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因兼任部长的政务院副总理陈云负责抓全国经济工作,组建重工业部的大量工作主要由何长工负责。1952年8月,任新组建的地质部副部长,协助部长李四光工作。
        1975年10月,何长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1977年12月,任军事学院副院长。1978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7年12月29日,因病去世。

在线客服